发病时间:不清楚
牵涉痛发生原理
补充说明:牵涉痛发生原理
a******W 2014-08-12 21: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牵涉痛是由于内脏或深部组织的伤害性刺激导致与受刺激部位在神经上密切相关的周围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通常是因为伤害性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传播到邻近的未受刺激区域。
牵涉痛是由内脏或深部组织的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这些刺激会激活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然后沿着特定的神经束传导至身体其他部位。这种神经冲动的异常投射导致了远离受损器官的局部疼痛。牵涉痛可能伴随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牵涉痛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估潜在病因。针对牵涉痛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中枢镇痛药或抗抑郁药,以及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
2024-01-10 10: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病人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这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的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症状起因:①会聚投射学说,此学说是由Ruch在1947年提出的,依据这个理论牵涉痛的产生是由于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会聚的结果,大脑皮层的感觉分辨区对内脏疼痛的空间不能精确定位,但擅长于对体表的分辨,因此内脏痛冲动的中枢投射往往同时反应在体表区。神经元在脊髓、丘脑、皮质等部位汇聚是该学说的基础。②会聚易化学说,此学说认为,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会聚,内脏疼痛性输入在脊髓产生一个“激动灶”,易化正常来自躯体结构的信息,从而产生牵涉痛。内脏器官炎症时可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中枢敏化,此时内脏和躯体输入信号出现易化,这一过程与刺激躯体时的中枢敏化机理是相拟的,可能在牵涉区痛觉过敏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牵涉痛的发生与这两种机制都有关。
就诊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