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脾脏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等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巨核细胞破坏,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需遵医嘱按时服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轻对巨核细胞的攻击,改善血小板生成不足的情况。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方式,在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指导下完成。该手术旨在移除病态或过量功能的脾脏,减少无效的血小板破坏,适用于因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
4.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阿伐曲泊帕片、艾曲波帕等,按处方规定时间规律服用。这类药物模拟天然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成熟血小板,增加循环中的数量。
5.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B细胞表面分子CD20的嵌合型人-鼠二聚体IgGκ抗体,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此药物可选择性地与表达CD20抗原的恶性B细胞结合,并介导其溶解降解,进而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
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以及可能引起出血风险的行为,如牙科手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状况并做好充分准备。

2023-12-30 20:33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治疗血小板减少症首先要查清病因,如果查不到原因多属于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这种病年龄小的孩子经过治疗很多是可以自动缓解的,所以现在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尽早康复.

2014-08-12 21: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适用药品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