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总糖化血红蛋白
补充说明:总糖化血红蛋白
a******W 2014-08-13 12: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糖尿病不能单纯注重降糖,而是要以长期稳定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为目的。胰岛素增敏剂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新趋势,单纯降糖只是治表,没有治本,不能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最终治疗目标。因此新的治疗指南提出的是胰岛素增敏剂的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来减轻胰岛素抵抗,不但从根本上降低血糖,而且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上也卓有成效,代表了当今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种新趋向。
2014-08-13 12:2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总糖化血红蛋白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非酶促反应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总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8%-6.5%,若出现异常升高,多提示与糖尿病、血红蛋白异常、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
1、糖尿病
总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因此,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患者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若患者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则可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2、血红蛋白异常
当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出现异常时,如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会导致血液中的糖类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引起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的情况。对于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α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糖控制不佳
当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导致血液中的糖类含量升高,从而出现总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同时,在饮食上还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2014-08-13 12: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辅酶Q10片
本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