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脏骤停脑损伤
补充说明:心脏骤停脑损伤
a******W 2014-08-13 14: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救治应遵循心肺复苏术、体外膜式氧合、颅内压监测与控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神经调节等治疗措施。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1.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通常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在现场立即开始,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此措施旨在维持血液循环和通气,防止进一步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心脏骤停导致血液停止流动,脑部缺乏氧气供应,易受损。
2.体外膜式氧合
体外膜式氧合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一种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使其流经外部循环器后再返回体内来辅助呼吸和血液循环。该设备能够提高血氧浓度并清除代谢废物,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心肺功能及供氧状态,从而预防或减轻因心脏骤停引起的脑损伤。
3.颅内压监测与控制
颅内压监测是持续测量颅腔内部压力水平的过程;而其控制涉及识别高颅压风险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降低颅内压药物或手术减压。心脏骤停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监控与控制颅内压可预防这些并发风险进一步发展,保护脑组织不受二次伤害。
4.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神经调节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神经调节是一种无创技术,利用图像引导电刺激特定区域来改善脑功能。心脏骤停后可能会出现脑功能障碍,该技术针对受损区域提供精准刺激可能具有一定的恢复效果。但须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处理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因为电解质紊乱可能加剧脑损伤。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以维持适当的电解质水平。
2024-01-18 15:2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脑组织缺血状况.(2)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帮助患者做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3)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2014-08-13 14: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