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重症肌无力诊治
补充说明:重症肌无力诊治
a******W 2014-08-13 19: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可以考虑抗胆碱酯酶药、免疫调节剂、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以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抗胆碱酯酶药
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分解来增强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常用药物包括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这类药物能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收缩状态。选择使用抗胆碱酯酶药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禁忌证及是否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甲泼尼龙等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增加机体免疫力,减轻重症肌无力症状。这些药物具有非特异性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因此对于多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都有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和其他副作用发生。
3.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清除掉的一种方法,在专业设备下完成。此法适合于急性期重症肌无力或其他严重免疫紊乱所致重症肌无力。可迅速降低体内异常抗体水平,缓解症状。
4.胸腺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过切除异常活跃的胸腺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是产生自体免疫细胞的重要器官,其异常活动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加剧。切除后能够减少异常免疫应答,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多次注射才能发挥作用。该措施适用于重症肌无力急性发作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通过提供暂时性的血清学保护作用,帮助稳定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疲劳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以减少症状加重的风险。同时,建议定期监测并记录日常活动量,以便及时发现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2-01 09:4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率很高的,重症肌无力可以治疗好。去重症肌无力研究所,是治疗重症肌无力专科医院。重症肌无力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进展较快,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见。
2014-08-13 19:20
举报向医生提问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麻痹。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而并非某一神经受损时出现的麻痹表现。本病应称为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通常简称重症肌无力。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溴吡斯的明片
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等。
胸腺肽肠溶胶囊
用于: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18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退;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