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头发容易掉、易感冒、月经色深,考虑血热的可能性较大,而不像是湿热血瘀。湿热血瘀证会出现烦闷困重、乏力、不想吃饭、失眠、月经有块儿状物等,你描述的症状不一定是湿热血瘀证。

2014-08-13 22:34

举报

医生回答(1)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瘀湿热一般是外感寒湿热邪气、久病体虚、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外感寒湿热邪气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湿环境中,寒湿邪气侵入人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血瘀湿热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九味羌活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血瘀湿热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饮食不节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从而出现血瘀湿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进行调理。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4、情志内伤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抑郁或者暴怒,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血瘀湿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在生活上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抑郁或者暴怒,必要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5、其他原因

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弱、肝肾阴虚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血瘀湿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挑食、偏食,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14-08-13 22: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