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脱水热护理
补充说明:新生儿脱水热护理
2014-08-14 13: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新生儿脱水热的护理主要包括及时补充水分、保持环境适宜、注意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不湿、合理喂养等。
1、及时补充水分
新生儿脱水热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水分不足,导致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所引起。因此,家长要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可以适量饮用温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脱水热的情况。
2、保持环境适宜
家长要保持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比如室内温度在26°C左右,同时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以免加重新生儿脱水热的症状。
3、注意皮肤护理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如果在平时经常穿紧身的衣服,可能会导致皮肤出汗过多,从而使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脱水的情况,建议家长要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也要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
4、及时更换尿不湿
家长需要及时更换尿不湿,以免尿不湿吸附大量的水分,导致皮肤出现红肿、丘疹等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5、合理喂养
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家长需要合理喂养,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生冷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乳汁质量,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3-07 13:48
举报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三到四天,正常母乳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39~44℃,患儿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者无尿,应于新生儿感染引起的发热相鉴别。宝贝出现脱水热,首先需要给宝贝补充水分以及降低环境温度,一般不主张使用退热药的。
2019-03-26 18:0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新生儿脱水热护理可采取轻柔皮肤摩擦、头部低温敷贴、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体重等措施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
1.轻柔皮肤摩擦
轻柔地用湿润柔软的布料摩擦婴儿全身,如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每日数次。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水分丢失,适用于预防新生儿脱水热的发生。
2.头部低温敷贴
使用冰袋或冷湿敷布覆盖在婴儿头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多次。头部低温敷贴可降低脑部温度,缓解因高温引起的不适感,适用于新生儿脱水热伴随高热不退的情况。
3.静脉输液
若诊断为重度脱水,则需遵医嘱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补液治疗。重度脱水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及循环衰竭,因此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并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针对新生儿脱水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关键所在,以防止进一步脱水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5.密切监测体重
定期测量并记录新生儿的体重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脱水迹象。体重下降是评估新生儿脱水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监测可帮助识别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在炎热天气中,应避免将新生儿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特别是在空调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喂奶次数,确保充足液体摄入,有利于预防脱水热的发生。
2024-03-22 17:18
举报新生儿发生脱水热原因主要有:一是进入水分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尤其是夏季,气温较高,宝宝失水量也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比平时多。而出生后2~3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会造成体内水分不足;二是环境温度过高,新手爸妈总害怕宝宝着凉,包裹过严,保暖过度,使其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也可脱水。
2014-08-14 13:4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清开灵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布美他尼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梯度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