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正常值:
  正常平均值:(33.3±10.2)U/ml。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临床意义:
  该项化验适用于活动性结节病的诊断以及结节病激素治疗疗效的评判。
  1.ACE增高:多见于活动性结节病,阳性率在75%~88.2%之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更为显着)。活动性Ⅳ期患者的阳性率可达93.5%,而升高的幅度多为对照参考值的2倍左右,无活动性结节病或在激素治疗中时,ACE测定值可在正常范围之内。
  也可见于矽肺、石棉肺、原发性肝硬化、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霍奇金病、糖尿病等。
  2.活动性结节病经激素治疗后,ACE即恢复正常,在使用激素过程中连续测定,对减少用量和停用激素有意义。
  3.ACE减低,可见于霍奇病、急性或慢性白血病、肺癌等。
  4.ACE与血压高低无相关性。但在应用卡托普利等ACE抑制剂治疗高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清ACE可作为血药浓度监测的间接指标。

2014-08-15 09:34

举报

医生回答(1)

于小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一般指的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常见的药物有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福辛普利钠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结合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1、卡托普利片

卡托普利片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起到降压的作用。

2、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

3、盐酸贝那普利片

盐酸贝那普利片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

4、福辛普利钠片

福辛普利钠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

5、培哚普利叔丁胺片

培哚普利叔丁胺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08-15 09: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结节病 (肉样瘤病,Boeck肉样瘤,Schaumann良性淋巴肉芽肿病,Besnier冻疮样狼疮)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及皮肤、眼睛损害为主要表现,肉芽肿结节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常见于青壮年,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以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眼及皮肤损害为特征。肝、脾、淋巴结、唾液腺、心脏、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其他器官亦可受累。当具有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同时组织学上具有非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