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状直肠息肉
补充说明:乙状直肠息肉
a******W 2014-08-15 10: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状直肠息肉可能导致便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
乙状直肠息肉主要是指发生在乙状结肠或直肠下端的良性的隆起性病变,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的情况发生,从而引起出血的现象。当息肉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堵塞肠道内容物的运行通路,进而引发肠梗阻。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则可能是急性肠梗阻的表现,需要紧急就医以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由于乙状直肠息肉可能引起的症状较多且严重程度不一,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息肉,避免病情进展。
2024-01-16 10: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乙状结肠息肉必须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的侵扰。结肠恶变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瘤( 亦称绒毛状腺瘤)。
2014-08-15 10: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