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状直肠息肉
补充说明:乙状直肠息肉
a******W 2014-08-15 10: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状直肠息肉可能导致便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
乙状直肠息肉主要是指发生在乙状结肠或直肠下端的良性的隆起性病变,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坏死脱落,从而引起出血的情况发生。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当息肉较大或伴有炎症时更为明显。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针对乙状直肠息肉,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息肉变化,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预防肠道炎症的发生。
2024-02-01 00:3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乙状结肠息肉必须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的侵扰。结肠恶变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瘤( 亦称绒毛状腺瘤)。
2014-08-15 10: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