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新生儿溶血一般指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一般指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其筛查时间一般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可能与母亲的血型抗体、胎儿的血型抗体、胎儿的红细胞特殊抗原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溶血病可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可以通过血型检查、血常规检查、溶血筛查等方式明确胎儿的具体情况。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上述情况,则应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14-08-15 22:3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的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肿、贫血。
新生儿治疗出生时的重点是防治贫血和心衰。有贫血、全身水肿腹水、心衰者,在抽腹水脐静脉放血30~50ml后、立即换浓缩血。生后2~7天的重点是防治黄疸和胆红素脑病2个月内应注意严重贫血。
2014-08-15 22:36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