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月子病>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

精选回答(1)

付贵明 副主任医师 威县贺营镇大宁卫生院

擅长:妇科、月经不调、先兆流产、痛经 、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以及治疗幼儿常见的感冒、发热、咳嗽、哮喘、便秘、腹泻等。

提问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主要有黄芪、当归、白芍、防风、独活、桂枝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2、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肠燥便秘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3、白芍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4、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头痛、肝风内动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5、独活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6、桂枝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鸣、脘腹疼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产后风也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以免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如冰淇淋、辣椒、炸鸡等,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2018-03-03 02:48

举报

医生回答(3)

李文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产后风可以考虑使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红花等中药。由于产后风可能涉及到复杂的身体状况,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
1.当归
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产后气血虚弱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服用当归时不宜同食寒凉食物,以免影响其补血功效。
2.川芎
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若产妇存在头痛、胸胁胀满等不适,则可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改善。阴虚火旺者慎用川芎,以免引起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等上火表现。
3.白芍
白芍主治肝血不足、肝脾不和所致诸症,能够缓解产后出现的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等不适。白芍性微寒,因此外感表证未清者需谨慎使用。
4.熟地黄
熟地黄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产后体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症状有益处。熟地黄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者应慎服。
5.红花
红花可用于治疗产后瘀阻所致的腹痛、恶露不尽等情况,能够促进淤血排出。红花活血作用较强,故孕妇禁用。此外,对该药物过敏者也禁止使用。
产后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患者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空调或者是风扇,以免加重病情。

2023-12-25 22:27

举报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产后风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风湿类疾病,有些患者可以通过自我保健来缓解病情,像你这样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药物。可以去当地医院理疗科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法,比如中药熏蒸、蜡疗、中频脉冲治疗等,都是外用治疗,不会对宝宝产生影响,可以试试看。

2014-08-15 23:03

举报

李家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
  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平生都要承受产后风的折磨.
  分娩后,产妇的子宫颈,阴道和外阴都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子宫腔内胎盘附着处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一个较大的创面,这都给致病菌的进入提供了途径.另外,由于某些异常的妊娠和分娩情况,如贫血,早破膜,产后出血等,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给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就很容易引起产褥感染:妊娠末期患有阴道炎,临产前不久洗过盆浴或有性交史,助产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阴道检查次数过多,产妇所用物品特别是会阴垫不清洁,同患有呼吸道炎症的人接触过近等.因此,产褥感染主要与病菌侵入的种类,数量,毒力的大小及产妇身体的抵抗力有关,而与通风无直接关系,相反,适宜的通风环境会有利于产妇的休养和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
  产后风的原因大体分为两种.一个原因是因为分娩而虚弱身体受到风寒,寒气从下腹部开始扩散全身.
  另外一个原因是关节的过度活动.分娩前尽管没有过度活动关节,但产后,如关节内滑液囊的滑液分泌不良,稍微劳累就会出现手腕发麻之类的症状.这是由于产后血液损失过多,或者营养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的产妇更易患产后风.一般在产后8周后出现症状,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一定要注意.
  产后中风病因及临床表现: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它在临床症状是,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
  (2)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它的临床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3)妇女在月子里禁动房事生活,过多房事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除浑身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之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湿与类风湿症状.
  (4)好急躁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阴血,前者志火可伤阴动内风,后者阴血暗耗生内热而至血燥,中医理论为"血虚生风"也就是血不养筋骨导致的一种风,也就是类风症,具体临床症状是浑身各大小关节疼痛,头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风现象天阴下雨浑身不适感,浮肿,严重者可导致浑身水肿,长期治疗不当,可以导致严重的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晚期.
  (5) 有些妇女在坐月子一百天内没有注意保暖而造成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或发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这种情况可以在气血和身体完全恢复后进行物理和药物治疗,但在百天之内切忌使用任何物理治疗,尤其是针灸或拔罐,会使身体营卫失调并大耗气血,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开始全身怕冷怕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正规中医院就诊,以便避免误诊.中国的传统思想仍然认为月子病很难治,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治疗的方法正确,这种病就是一种很容易治愈的普通受凉,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痊愈,很多中医也对月子病有误解,所以找到真正的中医专家对症下药尤其重要,此病并不难治,而是一直以来人们包括一些所谓的中医对其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妇女朋友们在就医之前也应该增加中医知识以辨明是非!

2014-08-15 23: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产后风 (月子病)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