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症状
补充说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症状
a******W 2014-08-15 23: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主要包括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发热、水肿等,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
1、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容易出现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全身发黄。
2、肝脾肿大
如果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肝脾功能出现异常,容易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
3、贫血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还有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通常会伴随脸色苍白、身体乏力等症状。
4、发热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发热,还有可能会伴随咳嗽、咳痰等症状。
5、水肿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会导致水分摄入过多,容易出现水肿的情况,还有可能会伴随尿液减少、嗜睡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18-10-18 23:2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黄疸
由于红细胞破坏导致胆红素产生过多,在肝脏不能完全转化成胆汁,进而出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使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此时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其他器官组织黄染。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黄染,严重时可扩展至全身。
2.贫血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无法有效补充被破坏的红细胞,从而引起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其遗传方式多样。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慌、气促等情况。
3.肝脾肿大
当贫血程度较重时,会引起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肝脾充血而肿大。体格检查时发现肝、脾肿大,且质地柔软,无明显压痛。
4.水肿
如果贫血进一步加重,会使得血液循环减慢,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内形成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如足部、踝部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蔓延至全身。
5.呼吸困难
若贫血的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影响到肺部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呼吸困难的情况发生。常见于重度贫血患者,伴随有口唇、指甲床等处青紫。
针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血涂片等检查以评估红细胞数量和形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换血疗法或输注红细胞。新生儿家长应注意监测宝宝的黄疸水平,避免阳光直射,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关注任何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就医。
2024-01-06 18:13
举报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对于这个病的治疗,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消除病因,可以考虑激素治疗。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2014-08-15 23:30
举报向医生提问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