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脑性瘫痪>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治疗

精选回答(1)

刘波 副主任护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消化系统、营养障碍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和小儿皮肤类疾病的临床护理与指导,对小儿生长发育及喂养等也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光疗、输血治疗、换血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如果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血红蛋白的生成,从而改善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2、药物治疗

如果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脸色苍白、身体乏力等,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遵医嘱配合服用硫唑嘌呤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光疗

如果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黄疸,并且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泄,从而改善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4、输血治疗

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的贫血,通过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贫血的情况。

5、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通过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换血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2018-09-16 18:15

举报

医生回答(2)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可以考虑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输注、茵栀黄口服液、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方法。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通过红蓝光作用于皮肤表面来改善病情。此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破坏胆红素分子结构,使其易于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的一部分替换为正常或改良的血液成分,通常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执行。此措施旨在去除致敏红细胞及相应的抗体,防止进一步的溶血反应发生。选择新鲜冷冻血浆可补充患儿缺乏的凝血因子。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是指将健康人的白蛋白溶液输入患者体内,一般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静脉注射。白蛋白能够结合游离胆红素并将其运输至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
4.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金银花、黄芩苷、栀子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本品能促进胆红素排泄,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不适症状,适用于新生儿黄疸。
5.免疫球蛋白注射
免疫球蛋白注射通常作为静脉注射给药,在医生监督下进行,剂量和频次取决于个体需求。该产品中含有多种抗体,其中IgG能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掉。
新生儿家庭应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定期评估贫血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风险。必要时,需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及时处理并预防相关并发症。

2024-01-19 14:12

举报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
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Rh溶血症的免疫抗体,只能由人类的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而产生,在分娩时胎儿红细胞才进入母体,
一般的ABO溶血症经蓝光治疗就可痊愈,且不会有后遗症.但也有个别会发展为核黄疸,共济失调等脑部疾病.

2014-08-15 23: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

溶血是指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细胞肿胀、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过程。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