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补充说明: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a******W 2014-08-19 19: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包括光疗、母乳喂养、充足睡眠和环境调整等。如果黄疸水平持续高或加重,应咨询医生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通过蓝光照射皮肤来帮助分解胆红素。具体时间和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此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使其易于排出体外。光疗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状。
2.母乳喂养
鼓励母亲尽早开始纯母乳喂养,保证每天至少8-12次哺乳,以促进新生儿肠道发育和健康。母乳中含有天然的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胆红素代谢及排泄。此外,吸吮动作可刺激肠道产生一种促肠蠕动激素,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3.充足睡眠
新生儿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16小时,以助于其生长发育。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和成熟,进而提高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减少黄疸的发生概率。
4.环境调整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新生儿的舒适度至关重要,需维持在25℃左右,相对湿度40%-60%为宜。良好的微气候有助于稳定新生儿的生理状态,减少因不适引起的哭闹、紧张等情况,从而缓解黄疸的症状。
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15 11:2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新生儿黄疸的多发,让很多的定宝遭受着伤害,这种疾病是发生在新生儿身边的普遍性疾病,发病以后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发黄的情况,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威胁,所以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2014-08-19 19:22
举报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多发人群: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症状: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临床检查: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保妇康栓
主治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时有阴部瘙痒;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