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疼痛感> 新生儿发热有哪些表现

精选回答(1)

王素霞 副主任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

擅长:擅长小儿发热,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支气管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过敏性咳嗽,小儿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佝偻病,新生儿呕吐等

提问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主要有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精神状态差、食欲下降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1、体温升高

新生儿发热主要是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引起的,此时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C,家长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新生儿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从而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如果体温超过38.5°C,家长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皮肤发红

由于体温升高,新生儿的皮肤会受到刺激,从而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而且还会伴随皮肤瘙痒的症状。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拭新生儿的皮肤,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3、呼吸急促

新生儿发热时,体内的血液循环会加快,从而导致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也会加快,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精神状态差

新生儿发热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能量消耗过快,此时会导致精神状态比较差,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家长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喝温水,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食欲下降

新生儿发热时,可能会影响到胃肠道的蠕动,从而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甚至会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家长可以使用热毛巾擦拭新生儿的腹股沟、腋窝、手心、脚心等部位,从而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

如果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建议家长给新生儿适当喝温水,补充水分,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2018-10-19 17:58

举报

医生回答(2)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宝宝发烧还会出现这些症状,如宝宝的手或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宝宝表现出神志不清醒,说胡话。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且呼吸时伴有杂音。宝宝身体出现僵硬,不灵活。体温并不能作为观察儿童疾病的正确方法。因为成人和宝宝的体温是不一样的,宝宝的体温相对成人来说要高,要注意从多方面观察。

2014-08-19 20:04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宝宝发烧的时候,除了身体发热,精神状态绝大多数都很好,但是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一定要注意:宝宝一直哭闹,或是睡着了很难被唤醒。 宝宝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并出现紫色的斑点。脉搏微弱却快、急。宝宝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腹泻时大便中带血,宝宝出现上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

2014-08-19 20: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发热

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称发热(fever)。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适用药品

氯霉素注射液

1.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2.耐氨苄西林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本品可作为选用药物之一。3.脑脓肿,尤其耳源性,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4.严重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时存在的需氧和厌氧菌感染。5.无其他低毒性抗菌药可替代时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如由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属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败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常与氨基糖苷类联合。6.立克次体感染,可用于Q热、落矶山斑点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的治疗。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江南卷柏片

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皮下紫斑,症见皮肤出现散在青紫斑点或斑块,舌红,苔黄,脉数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见上述血热证候者。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