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异位性皮炎中医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异位性皮炎中医治疗方法
a******W 2014-08-20 16:1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3)
异位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和穴位贴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材配制成药膏或散剂,局部外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其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等症状。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使用毫针刺入人体,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通常每次治疗30-60分钟。中医认为异位性皮炎是由体内湿热蕴结所致,而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有助于消除湿热之邪。
3.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吸附原理,在体表相应腧穴引出阳性反应点,一般留罐5~10分钟。此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从而达到祛除湿邪的目的,对改善异位性皮炎有积极意义。
4.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血海、曲池等穴位,将特制药物贴于皮肤表面,保持数小时至一夜。传统医学认为上述穴位可健脾益气、疏风止痒;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它们对于减轻异位性皮炎相关症状的有效性。
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类食品,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1-26 16:03
举报中医治疗方法较多,一般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等。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白芍、甘草、当归等中药,搭配使用可以起到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防风通圣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对穴位造成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曲池穴、血海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3、按摩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4、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式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风池穴、大椎穴、肺俞穴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
5、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刮痧油在体表进行反复刮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者暗红色出血点等,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曲池穴、合谷穴、大椎穴等穴位进行刮痧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皮肤的保护,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容易引起感染。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5-04-26 11:11
举报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但较困难;注意调整饮食,切忌过饱,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喂食牛乳、鸡蛋白、柑桔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本品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2014-08-20 16: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瘙痒(pruritus)是一种可经引起立即进行搔抓愿望的主观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共同症状。由于各种皮扶病的不同和个体第三度的不同,瘙痒的严重和度可轻可重,可边发性,音断性和持续性;也可是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瘙痒轻者可经搔抓后即可减轻可减失。瘙痒重者则奇痒难忍不停地搔抓直至表皮被拆破出血发生首长痛时才可减轻,由于不断地搔抓可使患部皮肤变厚,变厚的皮损又加重了瘙痒,形成愈痒愈抓,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
症状起因:目前认为瘙痒与疼痛是通过共同的神经通路传导的,痒觉的发生和痛觉一样,是由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游离神以末梢网受到刺激。通过传入和传出神经反射与大脑发生联系。无论刺激为外来的,内在的,反应性或反射性在痒范围内的刺激均可诱导出瘙痒的感觉。 引起瘙痒的刺激与游离神经末梢发生的冲动之间的基本但是是具有生理活性的介质。组胺是瘙痒的物质基础。任何导至刺激肥大细胞的因素,如变应性的,物理的,精神的等均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因此临闲上用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可治疗由组胺所致的瘙痒。 肽类为一种水解蛋白质,在过敏性皮肤病中认为缓激肽也可能是一种产生瘙痒和风团的介质。 前列腺素及其其相关物质,人类皮肤炎症细胞与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有关。这些物质包括前列腺素,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白二烯。经研究发现前列腺素本身不能引起瘙痒,但它却可降低皮肤对组胺所致瘙痒的阈值。从而使瘙痒加重。白细胞趋化因子和白三烯能否增强其他炎症介质所引瘙痒,目前仍不清楚。 环境和局部因素都 能直接影响皮肤对痒刺激的敏感性,皮肤温度轻度增高,瘙痒的感觉就随之增加。如热水沐浴、室温过高,烤火或运动后均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痒感,空气中的湿度过完全工导致皮肤干燥也可引起瘙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时更较明显。 精神和情绪不稳定亦可增加瘙痒的敏感性。过食辛辣,饮酒、咖啡均可引起皮肤瘙痒。 除很多皮肤病引起瘙痒外,一些全身疾病也可发生瘙痒,如尿毒症时发生瘙痒与体内某循环因子有关,阻塞性黄疸可引起顽固性瘙痒。 总之引起瘙痒的机制较为复杂,明确的机理仍不十分清楚。 引起民瘙痒的皮肤病多种多样。由于个体对损的严重和度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皮肤病患者感觉程度亦不相同。即使同一种皮肤病患者感觉程度亦不相同。瘙痒的病因较为复杂,有的病因仍不明确,现就以常见瘙痒性或剧烈瘙痒的皮肤病分类如下。 (一)感染性皮肤病 1.病毒性皮肤病 水痘、麻疹、扁平疣等。 2.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疹、毛囊炎等。 3.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 4.寄生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钩虫皮炎,血吸虫皮炎、匐行疹、虱病、蚊子叮咬、螨虫皮炎、桑毛虫皮炎、疥疮等。 (二)物理性皮肤病 痱子、多形性日光疹、日光皮炎、冻疮、摩擦性苔藓样疹等。 (三)变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出皮炎、药疹、荨疹等、丘疹性荨麻疹。 (四)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瘙痒病、痒疹、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渗出性盘状及苔藓皮炎等。 (五)、猩红热样红斑,多形性红斑,银屑病,副银屑病,玫瑰 糠疹,毛发红糠疹,妊娠丘疹性此炎、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红皮病等。 (六)疱疹性皮肤病 疱疹样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疱疹样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等。 (七)代谢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黏液水肿性苔藓等。 (八)淋巴网状组织肿瘤 蕈样肉芽肿,sexary综合征、Hodgkin病、滤泡性淋巴瘤、肥大细胞增生症、皮肤血白病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