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
补充说明: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
q***********g 2014-08-21 09: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体重减轻、疲劳倦怠等症状,通常需要就医以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腹泻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黏膜存在持续性炎症反应,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但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腹泻可能伴随腹痛,且排便后疼痛不会缓解。
2.腹痛
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结肠黏膜受到损伤和刺激,导致平滑肌痉挛和收缩加剧,从而引起腹痛。腹痛一般集中在下腹部,但也可能是整个腹部的阵发性绞痛。
3.血便
炎症性肠病可导致结肠黏膜出现溃疡和出血点,血液随着粪便排出形成血便。血便多为鲜红色,有时伴有黏液或脓液,与正常大便混合在一起。
4.体重减轻
炎症性肠病会引起长期腹泻和食欲不振,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进而影响机体新陈代谢,使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明显的消瘦,尤其是在短时间内。
5.疲劳倦怠
炎症性肠病患者因为慢性腹泻和贫血而感到疲乏无力,睡眠质量差也会加重这种感觉。疲劳感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但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血生化以及结肠镜检查。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奥沙拉秦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控制病情活动,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减少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以利于症状管理。
2024-01-05 08: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