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炎性肠梗阻护理
补充说明:炎性肠梗阻护理
a******W 2014-08-21 09: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生活、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
1、饮食
炎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而引起的。患者在发病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吃小米粥、南瓜粥等食物,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生活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3、运动
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散步、慢走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4、心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5、用药
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
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8-18 11:3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可以采取补液治疗、禁食与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腹膜透析、抗生素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补液治疗
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电解质平衡溶液等来补充患者因炎性肠梗阻引起的体液丢失和水电解质紊乱。此措施有助于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和器官功能正常运行,防止进一步恶化病情。
2.禁食与胃肠减压
对于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并建立胃肠减压管路以减轻肠道压力。禁食可减少食物残渣产生,而胃肠减压则能有效缓解由炎性物质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并降低肠腔内压力。
3.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高热量、低脂肪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并可能需要使用特殊配方奶粉或添加营养素。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及修复受损黏膜,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此外还可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工作,辅助对抗感染。
4.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引入患者体内,在腹部大网膜周围形成透析膜,利用其半渗透原理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一种方式。该方法适合于急性期管理,因为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积聚在体内的毒素和液体潴留。
5.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以控制细菌过度繁殖。针对炎性肠梗阻中可能出现的继发性感染提供了保护作用,并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坏死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炎性肠梗阻的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腹泻、腹痛等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肠梗阻的症状。
2024-02-16 05:2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常见的有胆石性肠梗阻、肠石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小儿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神经性肠梗阻、妊娠合并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碳酸镧咀嚼片
高磷血症。本品为磷结合剂,用于血液透析或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