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和巩膜黄染、嗜睡、食欲减退、粪便颜色白陶土色以及生长发育迟缓。鉴于新生儿的特殊性,若黄疸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1.皮肤和巩膜黄染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了肝脏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和眼白部分出现黄色染色。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黄染,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全身。
2.嗜睡
由于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睡眠障碍,从而引发嗜睡现象。这种症状可能伴随婴儿整天昏昏欲睡,甚至难以唤醒。
3.食欲减退
高胆红素血症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间接影响小肠消化吸收功能,此时会出现厌食的情况发生。可观察到新生儿进食量减少,有时伴有呕吐。
4.粪便颜色白陶土色
当胆红素代谢异常时,会导致胆汁分泌不足,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大便颜色改变。新生儿的粪便呈白色陶土样,且排便次数减少。
5.生长发育迟缓
如果黄疸是由于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可能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针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以评估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治疗措施主要是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然后逐步恢复,同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避免过度疲劳,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

2024-01-14 02:37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应消退时未见减轻,或减轻后又加重,并持续数周或数月,而其它方面均为正常。此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一般于4-5天出现,逐渐加重。但生理性黄疸于10-14天内消退,而母乳性黄疸消退迟缓,需要3-4周后方可消退,个别可持续至生后12周消退。  

2014-08-22 09: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适用药品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推荐医生更多

李勇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