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胸痹的分型主要包括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心肾不交证。

1、心血瘀阻证

心血瘀阻证是指因瘀血内阻,心脉不通,心失所养,而引起的以胸部闷痛、唇舌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

2、气滞心胸证

气滞心胸证是指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瘀血内阻,心脉不通而引起的以胸部闷痛、胸部胀闷、善太息、脉弦涩或结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散、舒肝散等药物治疗。

3、痰浊闭阻证

痰浊闭阻证是指因痰浊内阻,壅滞心窍,心神被蒙,以胸部闷痛、胸部胀满、呕吐痰涎、舌苔浊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沉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栝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等药物治疗。

4、心肾阴虚证

心肾阴虚证是指因肾阴亏虚,水不济火,心火无制,肾水无济于心所致的以心烦不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口干舌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5、心肾不交证

心肾不交证是指肾阴不足,心火无制,上扰于上所致的病症,以心烦、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健忘、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交泰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

2018-12-27 23:26

举报

胡单强 主治医师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

提问

胸痹的话,指的就是胸闷胸痛,伴气短这类症状,一般来说,都是对应的冠心病一类的问题。如果你有明显的这类症状的话,确实应该到医院系统检查一下的。这个年龄,冠心病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是有可能的,比如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等。

2018-05-12 19:11

举报

医生回答(2)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胸痹的分型主要依据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中医辨证方法进行,常见分型包括痰浊闭阻、心血瘀阻、气滞心胸和阴寒凝滞等。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血瘀、气滞、阴寒之邪乘虚侵袭,痹阻心络,导致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或中断,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疼痛,甚则痛引肩背,伴有胸部闷塞感,甚则胸部憋闷如窒,短促阵发,因情绪因素易诱发,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休息或服用缓解冠状动脉痉挛药物后可终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不同类型胸痹的病因不同,其病理机制也有所差异。痰浊闭阻者可见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肢体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心血瘀阻者表现为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气滞心胸者多为胀痛,且与情志变化有关;阴寒凝滞者常感绞痛,持续时间较长,得温方舒。
针对胸痹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分析以及肌钙蛋白检测。必要时还可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血管状况。胸痹的治疗方法需个体化制定,可能涉及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非手术方式,严重情况下也可能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手术干预。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承受能力。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2024-03-12 15:05

举报

朱子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胸痹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主要是胸闷或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类似于现代医学说的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临床分型根据辨证,可以分为心血瘀阻、痰浊阻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阳气虚衰等,根据不同分型可以对症组方用药治疗

2014-08-23 13: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胸痹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