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前列腺炎> 氧氟沙星片的作用

医生回答(2)

李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氧氟沙星片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抗厌氧菌、抗支原体、抗衣原体等功效,能够治疗细菌感染。该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抗革兰氏阳性菌
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干扰细菌DNA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抗菌效果。本品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株引起的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性疾病。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
2.抗革兰氏阴性菌
因为氧氟沙星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阻碍细菌的分裂增殖,导致细菌死亡。本药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以及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骨骼关节感染等相关疾病。
3.抗厌氧菌
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及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和合成。本品可与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合用,用于治疗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与耐药厌氧菌组成的混合感染。
4.抗支原体
氧氟沙星能够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支原体的生长繁殖,起到杀灭或抑制支原体的作用。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感染以及伤寒等疾病。
5.抗衣原体
氧氟沙星可以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而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菌死亡。本品常用于治疗由敏感病原体引起的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氧氟沙星片进行相应疾病的治疗。由于个体差异,用药前应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本品,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2024-01-10 12:28

举报

李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氧氟沙星片主要成分为氧氟沙星,为DNA螺旋酶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其他类抗菌药未见交叉耐药性。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 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伤寒。 5.骨和关节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氧氟沙星片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另外口服吸收完全,相对生物利用度达95%~100%。

2014-08-23 14: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 症状起因:复杂性尿路感染:多继发于尿路结石、尿路功能紊乱、泌尿系手术及留置尿管后。上尿路感染主要有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有细菌性尿道炎;真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尿道炎;支原体尿道炎;滴虫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如肾及输尿管结石、尿道狭窄、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使细菌容易繁殖而产生感染。妊娠子宫压迫输尿管、肾下垂或肾盂积水等均可使尿液排泄不畅而致本病。 (2)泌尿系统畸形或功能异常: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海绵肾、蹄铁肾、双肾盂或双输尿管畸形及巨大输尿管等,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由膀胱反流到肾盂,因而增加了患病机会。神经元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导致尿潴留和细菌感染。 (3)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道手术均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据统计,一次导尿后持续性菌尿的发生率为1%~2%;留置导尿4天以上,则持续性菌尿发生率为90%以上,并有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危险。 (4)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女性尿道长度仅3~5cm,直而宽,尿道括约肌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同时尿道口与肛门接近,为细菌侵入尿道提供条件。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月经期外阴部易受细菌污染,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患,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的性激素变化,均可引起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故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男性8~10倍。 (5)机体抵抗力减弱: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腹泻、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总之,尿路感染的发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概括起来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带有P菌毛的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并播散至尿道。 ②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③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没及时控制,则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 可能疾病: 支原体感染 类圆线虫病 阴道壁脱垂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