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炎> 新生儿黄疸性肝炎症状

精选回答(1)

邹文娇 主管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传染科方面的知识,用药。对院感方面熟悉。可以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问

新生儿黄疸性肝炎症状一般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身体乏力、肝区不适、发热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1、食欲减退

黄疸性肝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胆汁淤积、药物毒性等原因引起。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

2、恶心

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减少,从而出现恶心的症状。

3、呕吐

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

4、身体乏力

黄疸性肝炎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身体乏力。

5、肝区不适

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肝脏肿大,从而出现肝区不适的症状。

6、发热

黄疸性肝炎如果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性肝炎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检查进行确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2018-10-31 12:16

举报

医生回答(2)

沈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黄疸性肝炎的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乏力等,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至2周内出现。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皮肤和眼白发黄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使得未结合胆红素透过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当其浓度过高时就会出现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巩膜、皮肤等组织和体液中,颜色呈浅柠檬色至深黄色不等。
2.食欲减退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当患有新生儿黄疸性肝炎时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会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食欲下降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食欲不振,严重者可伴有体重减轻。
3.恶心
主要是因为胆汁淤积引起的胆管扩张,使神经反射性地引起恶心的感觉。这种不适感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但通常会在进食后加剧。
4.呕吐
当新生儿患有黄疸性肝炎时,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可能是绿色或棕色,这是因为胃内容物被胆汁返流所染色所致。
5.乏力
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肝脏合成和分泌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此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对抗水肿带来的不适,从而感到乏力。这种疲劳感可能随着活动而加重,休息后无法缓解。
针对新生儿黄疸性肝炎的症状,可以进行肝功能测试、血清胆红素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关注饮食调整,给予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

2024-02-08 15:23

举报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自免肝的发病与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特异性及非特异免疫疗法打破机体免疫耐受状态,将机体的免疫状态调节到最佳,从而使患者靠自身的免疫力抑制并清除病毒。

2014-08-23 21: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