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补充说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W 2014-08-24 16:1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烧 昏迷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可能包括血浆置换、免疫调节剂、抗凝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通过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异常蛋白,同时输入正常血浆或白蛋白来实现。通常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此措施旨在迅速清除血液中的异常自身抗体和分子,减轻血小板破坏和减少新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高度血栓风险的患者尤为重要。
2.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来控制自身免疫反应。这些药物能够稳定巨核细胞免受破坏,提高血小板生成,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需监测潜在感染风险并调整剂量。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或其他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目标是维持一定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该策略有助于预防微血管血栓形成,但须注意过度抗凝导致的出血风险。尤其对有既往出血史者需谨慎评估。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过阻断炎症过程和免疫应答来缓解病情活动。常用或甲泼尼龙口服或静脉注射。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如发热、关节炎等,缩短疾病活动时间。长期使用时需考虑并发感染及代谢副作用。
5.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化疗药物,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本品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骨髓抑制、膀胱毒性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水分摄入充足,促进血液循环。
2024-02-17 02:52
举报医生回答(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 为首选药物。,,可减少发病初期和晚期脑出血的危险,有效后逐渐减量。病情危重者可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每天一克,3天后改为常规疗法。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
2014-08-24 16: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