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什么病

医生回答(4)

杨永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晕动症以及术后或放射治疗后的恶心呕吐,本品具有止痒、镇静、催眠、抗组胺、解痉等功效。该药物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1.止痒
因为本品具有抗组胺的作用,能够阻断组胺H1受体,从而达到止痒的目的。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通常剂量为5-25mg/次,每日不超过75mg。适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2.镇静
由于盐酸异丙嗪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因焦虑、紧张等原因导致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于需要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等情况适用;一般情况下效果较好。
3.催眠
异丙嗪属于吩噻嗪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以引起嗜睡和入睡。可用于治疗失眠症,起效时间较快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注意个体差异及潜在风险。
4.抗组胺
异丙嗪是组胺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地阻断组织释放的组胺与其受体相结合,进而发挥抗组胺作用。主要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皮疹、瘙痒等;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
5.解痉
异丙嗪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能够解除平滑肌痉挛,起到解痉的效果。常用于治疗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以及呼吸道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需遵医嘱用药。
患者在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另外,对异丙嗪或其他吩噻嗪类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2024-01-26 11:25

举报

屈昱魁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一般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皮肤瘙痒症、药物性皮炎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1、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局限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斑块,通常是由于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而诱发,通常会表现为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3、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指结膜对外界致敏原产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通常会表现为眼部瘙痒、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4、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可能与皮肤干燥、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抓挠后没有任何痕迹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5、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是指由于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损害,患者可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3-06 19:39

举报

杨迅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肌内注射,一次25~50mg。癫痫、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抗组胺药。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建议你要是要有什么药物的话还是要注意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的。

2019-02-22 16:57

举报

许阁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用于防止晕动症时要及早服药;2.脱水或少尿时用量酌减,以免出现毒性反应;3.口服时,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时服,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4.成人常用量:口服:(1)抗过敏,一次12.5mg,每日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25mg;(2)止吐,开始时一次25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服12.5~25mg;(3)抗眩晕,一次25mg,必要时每日2次;(4)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必要时增倍。
5.小儿常用量:口服:(1)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每隔4~6小时一次,或睡前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7.5~15mg/m;按年龄计算,每日量1岁以内5~10mg,1~5岁5~15mg,6岁以上10~25mg,可1次或分2次给予;
(2)止吐,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7.5~15mg/m;必要时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
(3)抗眩晕,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必要时每隔12小时一次,或12.5~25mg,每日2次;
(4)镇静催眠,必要时按体重0.5~1mg/kg或体表面积15~30mg/m。

2014-08-24 22: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晕动症

晕动症见于晕动病(motionsickness,)即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

  • 症状起因: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影响前庭功能有关。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毛细胞感受旋转运动。当囊斑或毛细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运动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依次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再传至小脑和下丘脑,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前庭受刺激后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和呕吐。前庭神经核通过内侧纵束纤维至眼肌运动核引起眼球震颤。小脑和下丘脑受神经冲动后引起全身肌肉张力改变。晕动病与视觉可能有一定关系。例如,当人们凝视快速运动或旋转的物体时也同样可引起本病。小脑受刺激亦可能为本病的又一机理。此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音、特殊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过饱、身体虚弱、内耳疾病等均易诱发本病。

  • 可能疾病:晕动病  眩晕  

  • 就诊科室:耳鼻喉、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