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眼睛呆滞是怎么回
补充说明:眼睛呆滞是怎么回
a******W 2014-08-25 11: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眼睛呆滞可能是睡眠不足、眼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先天性上睑下垂、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病因导致的,这些都可能导致眼部肌肉功能障碍或神经传导异常。由于不同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和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眼球运动和对焦功能,出现眼睛呆滞的情况。睡前适当泡脚有助于缓解身体压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2.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是指上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导致部分视野被遮挡。这种情况会影响视线清晰度,使眼睛看起来呆滞无神。对于眼睑下垂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来改善症状,如提上睑肌缩短术等。
3.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支配眼外肌和眼内肌,当其发生麻痹时,会导致眼肌收缩无力或失用,从而引起眼睛转动障碍和视力模糊。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等;物理疗法主要有针灸、按摩等。
4.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或缺失所致,通常出生后即存在,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受限。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通过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切除多余的皮肤来提升眼睑位置。
5.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眼外肌和泪腺,可导致眼球突出、眼裂增大和复视等症状。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治疗和激素治疗,常用的抗炎药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激素类药物则以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为主,例如、等。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屈光不正或其他潜在的眼部健康问题。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护眼措施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2024-01-15 05:1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考虑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面瘫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在进行治疗前先使用面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术后功能进行评估,而通过面肌电图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可以较明确地判定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哪些病人需要服药保守治疗
2014-08-25 11:1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呆滞的主要表现是精神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目光呆滞,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有:容易疲劳、容易兴奋、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症状起因:神经衰弱主要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因为内抑制过程在人类种族的发展和个体发生上兴奋过程发生的晚,因而是比较脆弱的,在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甚至失调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时(如;躯体其他疾病),它不仅容易受到损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损害,表现为兴奋过程相对亢进即神经衰弱的早期阶段。此时,病人的自制能力减低,一些平时能够控制不该流露出的情绪及情感反应会失控表现出来,如;易激惹、不稳定,呆滞等。兴奋性释放增加了神经细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规律紊乱。另外,由于内抑制过程的减弱,又使神经细胞恢复能力减低,造成神经细胞能量减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临床上病人易兴奋,衰竭的也就快。
可能疾病:产后伤食 痴呆综合征 神经衰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伤寒与副伤寒
常见检查: 酚妥拉明阻滞试验
就诊科室:心理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血塞通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