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怎么治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周期性麻痹的治疗可以考虑饮食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肉毒素注射、基因疗法、针灸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饮食调整
患者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酗酒以及高糖饮食。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体内电解质水平,减少肌肉疲劳的发生频率,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抗胆碱酯酶药物
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或吡啶斯的明可用于治疗周期性瘫痪。通常口服给药,剂量依医嘱而定。这类药物能增强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改善神经-肌肉传递,提高肌力。对遗传性周期性瘫痪有效。
3.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将适量肉毒素精准注入特定肌肉组织,一般每3-6个月一次。由专业医生操作。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减轻肌肉痉挛和僵硬。可暂时缓解周期性瘫痪的症状。
4.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涉及使用人工载体将健康基因导入受影响细胞中,可能需要多次治疗。由专业人员执行。针对遗传性周期性瘫痪的基因疗法旨在替换异常功能的基因,恢复正常生理活动。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在特定穴位施以细针刺激。疗程长短因人而异。针灸可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对于某些类型的周期性瘫痪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离子浓度,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低血钾引起的周期性麻痹发作。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快速体重下降,以减少肌肉疲劳和诱发因素。

2024-02-11 10:03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肖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周期性麻痹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和具有遗传性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

2014-08-25 21: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瘫痪,强直性周围性瘫痪)

周期性麻痹(periodicparalysis)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和具有遗传性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

适用药品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