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阴茎最近勃起无力
补充说明:阴茎最近勃起无力
a******W 2014-08-26 14: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阴茎最近勃起无力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药物疗法、心理治疗、激素治疗、真空装置勃起助具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勃起功能。
2.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可能涉及使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来增强勃起硬度。PDE5抑制剂通过增加血液流入阴茎而发挥作用;选择此方法是因为勃起障碍主要源于血管舒缩异常。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或性治疗师提供,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适当技术,旨在解决潜在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勃起问题。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并克服对性活动的焦虑、压力或其他负面情绪反应,这些都可能导致勃起困难。
4.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可能包含睾酮替代疗法,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外源性雄激素以提升体内水平。T补充可间接影响勃起功能,因为高睾酮状态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性欲及生理反应潜力。
5.真空装置勃起助具
真空装置勃起助具是一种医疗器械,通过抽吸阴茎使其充血而实现勃起;患者需按说明书操作,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该设备适合于轻至中度勃起功能障碍,并且对于某些原因造成的暂时性问题也有帮助。
勃起功能障碍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患者避免过度摄入酒精,因为酒精会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影响勃起能力。
2024-01-05 05:1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男性的勃起程度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现代生活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每天往往都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每时每刻无不想着一些事情,这样,影响的不只是性生活,人体的健康在各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其中,一些是可逆的,一些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出世观与西方传过来的入世观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快节奏.
2014-08-26 14: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症状起因: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性疾病,胸腺是激活和维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某些遗传及环境因素也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外因—环境因素 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2)内因—遗传 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3)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保健科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益肾壮阳膏
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用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者。
复方玄驹胶囊
温肾、壮阳、益精、祛风湿。用于肾阳虚,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少腹阴器发凉,精冷滑泄,肢冷尿频,性欲低下,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等。亦可用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阳不足、风寒痹阻证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