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脑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乙脑怎么治疗
a******W 2014-08-27 12: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脑的治疗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降温治疗、镇静治疗、补液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来抑制乙型脑炎病毒复制。此措施针对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确切疗效;可减轻病情进展速度,缩短病程。
2.降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则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进行退热处理。上述药物能够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不适症状。
3.镇静治疗
对于存在明显精神症状者,医生可能会给予钠注射液、注射液等镇静催眠药进行治疗。以上药物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兴奋躁动状态,改善睡眠质量,从而辅助促进疾病的恢复。
4.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包括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其他电解质平衡液,旨在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该措施适用于纠正由高热引起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现象;有利于支持机体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
5.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涉及使用干扰素α、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来调整机体免疫反应。针对乙型脑炎的感染过程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辅助对抗病毒侵袭。
在乙型脑炎的诊治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乙型脑炎的有效手段。
2024-02-22 19:3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和护理:卧床休息,2-4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呼吸道并发症。2.饮食和营养:重症昏迷者可予鼻饲、静脉补液等。3.对症治疗: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惊厥者如因脑水肿所致应使用脱水疗法,因高热引起者应加强降温,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或其他原因使换气不足而致脑缺氧者应以吸痰、给氧为主,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则给予镇静剂治疗;有呼吸衰竭时应针对病因分别对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强脱水降颅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东莨菪堿等治疗。4.中医中药。5.抗病毒和免疫疗法。6.重症病例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7.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加强营养,配合针刺,功能锻炼。用药原则:1.乙脑的治疗关键是把好“三关”即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控制高热以物理降湿为主,适当选用退热药物。2.止痉药物宜早用,慎勿过量,可单用、联用、或交替使用。一般首选安定。3.呼吸兴奋剂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时使用效果较佳,可交替使用或联用。4.由脑水肿所致呼吸衰竭时,应立即应用脱水剂抢救。5.皮质激素多用于中、重症病人。6.预防感染可先用青酶素,并发感染可加用强有力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含氟奎喏酮类药物等。7.抗病毒和免疫疗法可选用干扰素等。8.加强支持治疗,后遗症可针刺、推拿、按摩和功能锻炼,体质差者可选用人血白蛋白。
2014-08-27 12:07
举报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同仁牛黄清心丸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