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脑疫苗的作用
补充说明:乙脑疫苗的作用
a******W 2014-08-27 16: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脑疫苗的作用主要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控制乙型脑炎疫情、减少乙脑病毒传播、降低感染风险以及保护个体免受乙脑病毒感染。接种前应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接种。
1.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提高机体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接种乙脑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脑病毒感染,从而达到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目的。
2.控制乙型脑炎疫情
乙脑疫苗接种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同种病原体时,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启动免疫应答,快速产生大量中和抗体,阻止病毒扩散。上述过程有助于控制乙型脑炎疫情,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3.减少乙脑病毒传播
乙脑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实际感染的乙脑病毒相似,能激发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形成一定的防御屏障。这种防御屏障有助于防止已经产生的免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合成并分泌大量的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以清除血液中的游离乙脑病毒颗粒,阻断其进一步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从而减少乙脑病毒的传播。
4.降低感染风险
乙脑疫苗通过模拟自然感染的过程,激活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这使得机体能够产生针对乙脑病毒的记忆淋巴细胞以及特定的中和抗体,这些免疫细胞和分子能够在遇到真正的乙脑病毒感染时迅速识别并消灭相应的病原体,从而有效地降低个体感染乙脑的风险。
5.保护个体免受乙脑病毒感染
乙脑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自然界中存在的乙脑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可以作为模拟天然感染的桥梁,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效应细胞如浆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的产生。这些效应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已经被乙脑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进而发挥抵御病毒感染的作用。
乙脑疫苗应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指定地点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注射。对于存在急性发热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应暂缓接种;既往曾发生过对该疫苗任何成分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
2024-02-11 17:5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
2014-08-27 16:20
举报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