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压低高
补充说明:血压低高
a******W 2014-08-27 18: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压低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体位性低血压训练、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旨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优化血压水平。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风险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血压值。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利尿剂如氢片、螺内酯片等,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从而降低血压。这些药物能够增加钠排泄量,减轻水肿状态;长期服用时需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3.体位性低血压训练
体位性低血压训练通常包括逐步改变从躺卧到站立姿势的速度以及保持坐位的时间,以增强身体对这种姿势变化的适应能力。此措施有助于预防因快速体位变化引起的短暂脑供血不足,从而减少相关晕厥发生率。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可考虑给予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或口服补铁制剂,以纠正贫血状态。补充铁元素有助于红细胞合成,改善贫血所致的心肌缺氧状态,并提升血压水平。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在开始新的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治疗后。若发现持续的低血压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2024-02-08 18:0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如果没有其他什么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就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药物有:麻黄素,双氢麦角氨,氟氢可的松等。
2014-08-27 18:50
举报向医生提问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症状起因:一、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有关本部分内容可参阅本书晕厥和休克章节。 二、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 三、临床常见的慢性低血压病因分类: 1、体质性低血压 2、体位性低血压 (1)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2)仰卧性低血压综合征 (3)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3、继发性低血压 (1)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 (2)内分泌代谢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 汗过多、失血过多等 (6)医源性:镇静、催眠类药物、扩张血管药物、交感神经(包括神经节)阻滞药物、利尿剂、脱水剂、抗 抑郁药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压、类癌综合征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地高辛片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健胃十味丸
暖胃助消。用于寒热积聚,消化不良,胃胀不适,呕吐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