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作用

精选回答(1)

韩东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擅长: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的诊治。

提问

乙酰胆碱酯酶一般指的是乙酰胆碱酯酶抗体,其主要作用是介导乙酰胆碱的水解,从而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得以被胆碱能神经所摄取,发挥其对胆碱能神经的支配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位于神经肌肉接头的酶,主要作用是介导乙酰胆碱的水解,从而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得以被胆碱能神经所摄取,发挥其对胆碱能神经的支配作用。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是否升高,从而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有机磷中毒、有机汞中毒等情况。

如果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抗体升高,则可能提示存在有机磷中毒、有机汞中毒等情况。如果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抗体降低,则可能提示存在有机磷中毒、有机汞中毒等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018-06-20 20:57

举报

医生回答(2)

龙广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目的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丙酮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mg/mL时,40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

2014-08-27 23:43

举报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为研究二元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在此基础上用等毒法测定了二元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抑制作用。

2014-08-27 23: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