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损害>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紊乱疾病,以肝脏功能损害、血液中酪氨酸水平升高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该病需及时诊断与治疗,以免进展至肝衰竭或神经并发症。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是由负责分解酪氨酸的酶缺乏所引起的,导致酪氨酸及其有毒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对肝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脾肿大、皮肤黄疸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有智力低下、肌张力减低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见高酪氨酸血症,肝功能检测可显示转氨酶升高。特定酶活性测定或基因分析可用于确诊。治疗通常包括低蛋白饮食以及补充维生素B6,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有时需要肝脏移植。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红肉和奶制品,并定期监测血液中的酪氨酸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01 14:52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先天性酪氨酸血,是一种因富马酰乙酰乙酸盐水解酶缺乏引起酪氨酸代谢异常,严重肝损伤及肾小管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临床综合征急性型常为,婴儿出现呕吐肝脾大水肿腹水气短和出血倾向,部分有黄疸90%迅速死亡.慢性型多发生在6个月后,婴儿有肝硬化及高磷酸盐尿低,磷酸盐血症及软骨病.检查可有高氨基酸血症,如酪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及苯丙氨酸等肝功能异常,低血糖,低血清蛋白及出血倾向等.限制苯丙氨酸酪氨酸饮食,纠正低血糖,低血钾碱中毒及出血倾向.尚要控制肾病.惟一有效治疗是早期肝移植.

2014-08-28 01: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