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饮用水水处理
补充说明:饮用水水处理
a******W 2014-08-28 10:5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饮用水水处理可以采用生物活性炭、氯化、紫外线消毒、微滤、超滤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水质异常或出现异常味道,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寻求专业指导。
1.生物活性炭
生物活性炭通过将待处理水与经过特殊培养的微生物体接触,利用其吸附作用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某些金属离子。此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因为生物活性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氯化
氯化是向待处理水中加入氯化剂,通过化学反应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过程。氯化能够快速有效地消灭水中的致病菌,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卫生,这是由于氯气分子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
3.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从而达到杀菌目的的一种技术。紫外线消毒对多种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改变水的性质,是一种环保的消毒方式。
4.微滤
微滤技术通过使用孔径较小的过滤器来分离水中的颗粒物,如微生物、悬浮固体等。微滤适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部分颗粒物,提高水质安全性;它保留了水中原有的矿物质,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5.超滤
超滤技术利用半透膜分离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同时允许小分子溶质透过。超滤可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溶解性有机物;该过程保持了水的天然状态,仅需定期更换滤芯即可维持高效运行。
在进行饮用水水处理时,应考虑采用综合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确保饮用水安全。此外,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水质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024-02-18 04: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物预处理技术是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之前或在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代谢分解,使之无机化。“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对各种生物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工作,表明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水,生物预处理能够显著地去除水中氨氮,对有机污染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已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当水中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强时,可明显地提高水质;但对于受工业废水污染、可生化性较低的原水,生物预处理除污染效率较低。生物预处理对于北方地区,特别对于低温水的处理效果有限,由于微生物活性较低,需要停留时间较长,因而设备投资较大。
2014-08-28 10:53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