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电解质紊乱> 婴儿电解质紊乱

精选回答(3)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婴儿电解质紊乱可能是由于腹泻、大量呕吐、长期禁食、急性胃肠炎、大面积烧伤等原因所引起的,婴儿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腹泻

如果婴儿腹泻比较严重,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大量流失,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婴儿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

2、大量呕吐

如果婴儿出现大量呕吐的情况,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大量流失,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婴儿的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长期禁食

如果婴儿长期禁食,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给婴儿补充营养,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南瓜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急性胃肠炎

如果婴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由于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婴儿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大面积烧伤

如果婴儿出现大面积烧伤,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大量流失,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需要注意婴儿的创面护理,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婴儿的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婴儿的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07 16:51

举报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你好,电解质紊乱主要是因为腹泻脱水导致的钾钠钙氯低于正常范围导致的。一般需要补液治疗,可以输液也可以口服平衡盐溶液,但最根本原因还是需要治疗腹泻,最好化验个血常规便常规,如果有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抗炎加止泻药如思密达,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吃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如双歧杆菌加止泻药思密达。

2018-10-05 21:28

举报

唐丽丽 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区公安局公安医院

擅长:糖尿病的治疗,预防,饮食,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脑梗塞的预后康复

提问

你好,孩子电解质紊乱,很容易出现脱水的迹象,严重可导致孩子休克。电解质紊乱的治疗,原则上是给予补液、补钾、补钠、补氯。

2017-08-04 20:41

举报

医生回答(2)

朴浩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婴儿电解质紊乱可以通过补充电解质溶液、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状态、应用肠道微生物调节剂、使用胰岛素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补充电解质溶液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适当比例的钠、钾、钙等电解质补充剂,剂量依据患儿的具体需要而定。此措施可迅速恢复体内平衡状态,缓解因电解质缺乏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
2.调整饮食结构
通过增加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橙子以及低脂牛奶来改善状况;对于婴幼儿则需配制特殊配方奶。此举旨在提高机体对电解质的吸收能力,并促进其新陈代谢过程正常化;有助于长期维持健康状态。
3.纠正脱水状态
评估患儿的尿量及颜色变化,计算液体需求量并分次给予补液处理。脱水状态下易导致电解质分布异常,纠正脱水能预防进一步电解质失衡发生。
4.应用肠道微生物调节剂
选用合适产品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在医师指导下按说明书规定剂量服用。这些制剂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间接影响电解质代谢及相关激素分泌水平;从而辅助治理相关问题。
5.使用胰岛素疗法
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并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注射操作。胰岛素通过降低血糖浓度来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差异,有助于稳定体内电解质分布;适用于高血糖引起水肿情形。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避免过度补充电解质造成新的不平衡。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康复。

2024-01-22 03:47

举报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的。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一般治疗: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014-08-28 20: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