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刘萍 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妇科内分泌(功血、闭经、围绝经期综合症、PCOS等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诊治,不孕症(输卵管吻合术)、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卵巢瘤、宫外孕腔镜术)、宫腔镜手术(宫颈疾病诊治)、腹膜外剖宫产,及产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处理及危重症病人抢救。

提问

阴虚脾湿可能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情志因素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当,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可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引起阴虚脾湿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阴虚脾湿的情况。

2、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平时过度劳累,可能会损伤脾脏,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减弱,从而引起阴虚脾湿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3、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久病体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身体的阴液损耗,从而引起阴虚脾湿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阴虚脾湿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情志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抑郁、紧张等,可能会导致体内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引起阴虚脾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丸、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5、其他原因

此外,也可能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鸡蛋羹、南瓜粥等。

2019-01-11 08:13

举报

胡单强 主治医师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

提问

如果想咨询中医方面的疾病的问题,建议你最好提供一下具体的症状,这样才能帮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不然的话,是很难帮到你的。阴虚和脾虚湿盛这类问题,确实是可以同时出现的。如果已经诊断明确了,治疗的话,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不过,目前来说,你的诊断是否准确还不大了解,这个没有办法判断的。治疗的话,就是用健脾祛湿的药,再配合一些滋阴的药物就可以了。

2018-09-30 13:05

举报

医生回答(2)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阴虚脾湿的发生可能与饮食不节、过度疲劳、情志内伤、久病耗阴、年老体衰等有关,表现为口干咽燥、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1.饮食不节
由于长期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肥甘厚腻的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进而出现痰湿内生的情况。患者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如减少高脂食物摄入。
2.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大,气血不足,从而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了阴虚和湿邪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来缓解症状,比如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等。
3.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使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阴虚和湿邪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进行调理,例如听音乐、旅游等。
4.久病耗阴
久病耗阴是指长时间患病后体内精血亏损,无法滋养阴液,导致阴虚火旺,进一步损伤脾阳,出现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而生湿的现象。此时需要滋阴补肾,常用药物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5.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逐渐下降,脏腑功能衰退,容易出现阴虚和湿邪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进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进行太极拳、瑜伽等运动。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舌苔检查、脉搏检测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

2024-01-28 17:32

举报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阴虚脾湿:
1、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过早进入更年期;一般多见于女士、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
2、脾湿有寒湿和湿热.
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
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3、建议:山药、薏米、芡实个30克加一把米熬粥,每天早上9点前喝

2014-08-28 23: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贫血 (血虚)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