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婴儿高胆红素血症
补充说明:婴儿高胆红素血症
a******W 2014-08-29 16: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新生儿溶血病、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婴儿在出生后,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差,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从而出现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可以适当让婴儿进行晒太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2、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可能与母亲的血型、婴儿的血型有关,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黄疸、贫血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换血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
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患儿可能会出现身体倦怠、食欲减退、厌恶油腻食物、肝区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给婴儿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指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可能与胚胎发育时胆管发育不良、肝脏和胆管退化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黄疸、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肝门空肠吻合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是指肝脏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给婴儿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症状加重。
2014-08-29 16:0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常见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以小儿遍体皮肤及双目黄染为特点。 [病因] 中医 胎儿期感受湿热,或湿浊瘀阻所致。 西医 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新生儿生后胆红素产生的量过多和葡萄糖醛转移酶发育不成熟而引起的,同时亦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形成胆红素的能力低下、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不成熟、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等因素有关。 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与原发病的不同而异。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产生同族血型的免疫作用引起的。
2014-08-29 16:07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甘草酸二铵胶囊
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依木兰硫唑嘌呤片
本药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抗排斥反应,例如肾移植、心脏移植及肝移植,亦减少肾移植受者对皮质激素的需求。本药也可单独使用于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自体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寻常天疱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顽固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