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更年期> 中年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精选回答(2)

女性卵巢健康管理中心 医师 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擅长:卵巢早衰-不孕、潮热盗汗、失眠、绝经、闭经

提问

中年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一般指的是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中年妇女由于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调整心态、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调整饮食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浆、豆腐、腐竹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同时也可以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2、加强运动

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调整心态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失眠、心悸、头晕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能够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5、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有利于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不适症状。

如果患者的不适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0-03-27 10:03

举报

荆永珍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阴道炎,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宫颈炎,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诊治。

提问

你好,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内分泌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潮热,周身乏力,易怒等更年期的症状,更年期的时间因人而异,症状轻重不一。建议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多食用豆类富含雌激素的食物,从而顺利度过经期。

2018-09-06 14:20

举报

医生回答(2)

苏棋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年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以考虑激素替代疗法、心理行为疗法、生活方式干预、植物药治疗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绝经后减少的雌激素和孕酮来缓解潮热、盗汗等症状。通常起始剂量较低,逐步调整至有效且可耐受的水平。此疗法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激素平衡,减轻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症状。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医生会权衡利大于弊后再使用。
2.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包括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开展,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并应对更年期情绪波动。此疗法有助于改善因心理压力而加剧的更年期不适感。针对性强,适合于希望通过非药物手段管理症状者。
3.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及适量社交活动,旨在优化日常习惯以支持身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部分更年期症状,并预防相关并发症。适用于希望改善生活质量但无特殊禁忌证的人群。
4.植物药治疗
植物药治疗涉及多种天然草本制剂如黑升麻、大豆异黄酮等,需遵循推荐剂量并在医师监督下服用。这些植物可能具有轻微地模拟体内雌激素的效果,从而舒缓某些更年期症状。适于寻求温和自然解决方案者。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血管系统和骨骼健康的评估,以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合理的运动计划也有助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维持身心健康。

2023-12-31 17:02

举报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更年期综合征可以表现有: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更年期一般是因为卵巢功能降低导致的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分泌减少,而出现的神经紊乱的现象。如潮热常伴有轰热,继之出汗;情绪、记忆及易激惹;阴道干涩、阴道炎;胆固醇增高;骨质疏松等症。年期综合症的症状轻者经过解释后即可消除.必要时服用适量镇静yao物,如溴剂、、利眠宁及安定等.谷维素能调整间脑功能,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但是仁康专家介绍说,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本治愈更年期的症状,所以患者要慎用药物治疗!

2014-08-29 22: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syndrome)系指由于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片综合症候群。人类寿命的高龄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更年期和绝经后妇女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则是妇产科医生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