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 中医治动脉硬化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中医治动脉硬化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经络推拿等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心情愉悦。通过上述方式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进而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开具方剂,通常采用汤药或丸散膏丹形式服用。中药可调节机体平衡状态,辅助控制血压、血糖及胆固醇值正常范围之内;对于存在轻微动脉硬化者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按照一定的穴位刺入人体内,运用手法激发经气,从而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病的方法。此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动脉硬化导致的肢体麻木等症状。
4.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指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轻柔按压或旋转刺激来调节气血流通。此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因动脉硬化引起的疼痛不适感。
5.经络推拿
经络推拿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在人体经络循行路线上的腧穴部位施以不同手法的推拿操作。此措施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防治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1-20 05:25

举报

医生回答(1)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中医认为络脉闭塞,气血凝滞。脉道以通,气血乃行。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才是引发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理论。建议使用中医来调养身体,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2014-08-31 15: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