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溶血性黄疸
补充说明:新生溶血性黄疸
a******W 2014-08-31 18:3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溶血性黄疸表现为胆红素增高、贫血、肝脾肿大、尿色加深、血红蛋白尿等症状,通常需要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1.胆红素增高
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红细胞破坏速率加快,超过了肝脏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分解而成,在血液循环中主要经肝脏代谢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后随胆汁排入肠道,当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功能下降时,会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上升。
2.贫血
贫血可能由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所致。这些情况会导致红细胞数量不足,影响其携氧能力,从而引发贫血。贫血可能导致心脏增大以代偿性地增加心排出量,这可能导致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3.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可能是由于感染、遗传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或脾脏功能异常。肝脏是胆红素的主要代谢器官之一,而脾脏则参与清除老化或受损的红细胞。因此,当这两种器官出现肿大时,可能会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胆红素升高的症状。
4.尿色加深
尿液颜色的变化通常与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有关,如肾炎等疾病可导致尿液色素代谢异常,进而使尿液呈现黄色至橙色。尿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生化过程,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肌溶解症等疾病,此时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进入尿液中。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包括尿液呈酱油色、巩膜黄染以及皮肤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针对新生溶血性黄疸,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胆红素测定等相关检查。新生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光疗、换血疗法等方法降低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需及时就医。新生儿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024-03-14 20:1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区别孩子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治疗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来识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精心护理黄疸宝宝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2014-08-31 18: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仁青常觉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