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温病>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可采取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养阴生津、益气固表、活血化瘀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通常通过使用具有此类作用的中药方剂来实现。此法适用于温病过程中出现的高热、口渴、舌红苔黄等症状,旨在清除体内热邪,缓解上述不适。
2.疏风散热
疏风散热可选用适当的祛风药如薄荷、桑叶等,通过调配成方剂口服或外敷进行干预。此方法针对温病初起时常见之发热、头痛、咽痛等征象有效;能调和营卫、宣通肺气以达散热目的。
3.养阴生津
养阴生津可通过滋补类中药如麦冬、玉竹等药材炖煮后服用。此法对于温病后期所伴随干燥综合征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恢复机体正常水液代谢功能。
4.益气固表
益气固表需配伍补脾益气及敛汗固表药物如白术、防风等组成方剂服用。此法针对温病后期气血两虚所致自汗、乏力等现象有益;可增强正气防御能力并收敛外泄之汗液。
5.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可采用丹参、桃仁等中药材煎煮后内服。此法针对温病后期气血郁滞不畅引起的疼痛、肤色黯沉等情况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微循环状态、促进血液流通。
在治疗温病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药。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助于身体康复。

2024-01-11 11:48

举报

医生回答(1)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最好空腹血糖控制在6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以下。这样血糖水平好了,并发感染的几会也就少了。如果不是这样,空腹血糖水平很高,饮食也不能很好地控制,患了感冒也不好治疗。时间久了,还可能有其它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梗塞等。有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激素.常用氢化可的松25~50mg或1~2mg,每日1次静脉缓慢滴注;或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4次,疗程不超过3天.

2014-09-01 14: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温热 (温病)

温热是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