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蛋白酶缺乏
补充说明:胃蛋白酶缺乏
a******W 2014-09-01 21: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胃蛋白酶缺乏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合成不足、胃黏膜萎缩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先天性因素
胃蛋白酶缺乏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胃病,可能会导致子女患有胃病的概率增加。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酶片、胃蛋白酶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2、胃黏膜受损
如果患者长期进食过烫、过硬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损,从而引起胃蛋白酶缺乏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胃酸分泌过多
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蛋白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引起胃蛋白酶缺乏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
4、胃蛋白酶合成不足
胃蛋白酶合成不足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由于胃黏膜萎缩,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胃蛋白酶缺乏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5、胃黏膜萎缩
胃黏膜萎缩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出现损伤导致固有腺体减少,常见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引起胃蛋白酶缺乏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1-27 18:59
举报胃蛋白酶主治用于胃蛋白酶缺乏或消化功能减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治疗的同时,需要饮食控制的,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同时不要受凉,少量多餐,不要吃油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还是医生指导下积极规范的治疗吧
2018-01-27 18:5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胃蛋白酶食用过量可能导致腹痛腹泻情况.分析:胃蛋白酶常用于因食蛋白性食物过多所致消化不良,病后恢复期消化功能减退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恶性贫血所致的胃蛋白酶缺乏.用量用法胃蛋白酶片:口服,每次0.3g-1g,一日三次,宜与稀盐酸液0.5~2ml同服;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一日三次,饭前或进食时服.注意事项1.不宜与抗酸药(碱性药物)同服,因胃内pH值升高而使其活力降 低. 2.本品的药物作用与硫糖铝相拮抗,二者亦不宜合用.建议不要服用过量,一般药物服用过量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胃蛋白酶也不例外.
2014-09-01 21:41
举报胃内的消化主要是对蛋白质初步分解,胃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但从主细胞分泌出的胃蛋白酶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存在,必须依据胃酸激活并提供作用环境,因此盐酸激活胃蛋白质酶原,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酸性环境,是其助消化功能.胃蛋白酶原由胃底主细胞分泌,在pH1.5~5.0条件下,被活化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胨,而且一部分被分解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服用过量应该没什么副作用.
2014-09-01 21:4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