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 应激障碍

医生回答(1)

刁裕似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应激障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减退、社交回避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1.焦虑
应激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过度激活状态,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和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持续性焦虑。焦虑情绪通常出现在个体面对压力时,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或困难的担忧和恐惧。
2.抑郁
应激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因长时间的压力反应而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神经传递物质的不平衡,从而影响情绪调节系统,使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抑郁情绪常伴随着自我价值感降低、兴趣丧失等特征,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失眠
应激障碍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人难以入睡。失眠通常发生在晚上,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或者经常醒来。
4.记忆力减退
应激障碍会引起大脑海马体萎缩,海马体是负责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区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海马体会受到损伤,导致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记住新学习的信息或重要的事件。
5.社交回避
应激障碍会使得患者因为害怕被他人评价或拒绝而选择避免社交场合,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社交回避通常表现为避开公共场合、减少人际交往频率等行为,以减轻由应激引起的不适感。
针对应激障碍的症状,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评估等专业评估,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3-19 12: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焦虑

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 症状起因: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3、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 可能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  电脑狂躁症  密码综合症  周末焦虑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  

  • 常见检查: 心理年龄测试  

  • 就诊科室:心理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