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嗜睡> 诊断意识状态

精选回答(1)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脑积水,癫痫

提问

诊断意识状态一般是指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主要包括觉醒状态、意识内容、认知状态、意识范围、生命体征等。

1、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是指人体处于清醒状态时的状态,多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如果患者处于觉醒状态,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方式明确诊断。

2、意识内容

意识内容是指人体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多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如果患者出现意识内容改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

3、认知状态

意识状态是指人体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多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如果患者出现认知状态改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

4、意识范围

意识范围是指大脑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如果患者出现意识范围改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

5、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指人体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生命状态,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休克、心力衰竭等疾病。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疾病恢复。

2019-07-27 18:51

举报

医生回答(2)

林小浅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意识状态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
意识状态正常值:正常人意识清醒,无嗜睡、昏睡、昏迷等状态。

2014-09-06 14:09

举报

吴楚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意识状态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缓慢、迟钝提示脑部有病变。
需要检查的人群:脑部有病变的患者。

2014-09-06 14: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 症状起因:一、环境因素。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 二、身体因素。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显。 三、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四、脑部因素。当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出现嗜睡状态。若怀疑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嗜睡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 可能疾病: 性交晕厥 慢性乙肝 慢性疲劳综合症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