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出血性休克> 右旋糖酐的作用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右旋糖酐通过血容量扩充、降低血液黏度、促进微循环、抑制红细胞聚集、抗凝血等作用发挥作用。由于右旋糖酐临床应用广泛,使用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
1.血容量扩充
右旋糖酐通过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促使水分从组织间隙回流入血管内,从而达到扩充血容量的目的。用于治疗低血容量引起的休克或预防手术中出现的低血压反应。可遵医嘱静脉注射或滴注。
2.降低血液黏度
右旋糖酐可以提高血浆中的水平,使红细胞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适用于高粘滞血症、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
3.促进微循环
右旋糖酐能增加血流量和改善微循环状态,因为其分子量分布导致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对于存在严重心力衰竭、肺水肿及脑出血等情况不宜使用。另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抑制红细胞聚集
由于右旋糖酐能够增加血浆中的水平,提高红细胞表面电荷密度,减少红细胞之间的负电荷相互排斥,进而抑制红细胞聚集。可用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予。
5.抗凝血
右旋糖酐可以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化,从而发挥抗凝作用。常用于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量为500ml,每日一次;儿童则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右旋糖酐时应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水平,避免过度扩容引起水肿或其他并发症。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瘙痒、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报告医生处理。

2024-02-19 15:37

举报

医生回答(1)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临床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作血浆代用品,用于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等。

2014-09-06 23: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损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shock),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创伤性休克在平时及战时均常见,发生率与致伤物性质、损伤部位、致伤能量、作用时间、失血程度、患者平时生理状况和伤后早期处理均有关。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及暴力犯罪的增加,严重创伤及多发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多发伤中休克的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