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药治疗肠扭转
补充说明:中药治疗肠扭转
a******W 2014-09-07 22: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药治疗肠扭转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压、腹部热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中药调理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中药方剂,口服或外敷,通常连续服用数日至数周。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消积导滞的作用,能缓解肠道痉挛和促进积滞物排出,从而减轻肠扭转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症状。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运用刺针法刺激穴位,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针灸可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胃肠功能紊乱,有助于纠正肠管异常位置。适用于肠扭转导致的不适感及部分临床表现。
3.穴位按压
选取天枢穴、中脘穴等关键穴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轻柔地按压,每次操作5-10分钟。按压穴位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壁肌肉紧张状态,对肠扭转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4.腹部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暖贴置于下腹部区域,温度保持在40℃左右,每次15-30分钟。热敷能使腹部皮肤和深层组织得到温和加热,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寒冷所致的肠胃平滑肌收缩过度引起的不适。
在应用上述措施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病情变化,以免延误病情。若发现肠扭转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征象,应立即停止中医药治疗并转至急诊科接受手术治疗,如肠切除术或肠粘连松解术。
2024-02-03 01:4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有饱食后剧烈活动等诱发因素,发生于儿童者则常与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等有关。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腹部绞痛,多在胶周围,常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腹痛常牵涉腰背部,病人往往不敢平仰卧,喜取胸膝位或蜷曲侧卧位;呕吐频繁,腹胀不显著或者某一部位特别明显,可以没有高亢的肠鸣音。腹部有时可扪及压痛的扩张肠袢。
2014-09-07 22: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肠系膜长轴旋转或两段肠袢扭缠成结而造成闭袢性肠梗阻,前者常见。常常是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与压迫影响肠管的血液供应,因此,肠扭转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绞窄性。
参倍固肠胶囊
固肠止泻,健脾温肾。用于因脾肾阳虚所致的慢性腹泻,腹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形寒肢冷,食少,腰膝酸软;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见上述症候者。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
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创伤性疼痛,外科手术后疼痛及计划生育手术疼痛,中度癌痛,肌肉疼痛如腰痛、背痛、肌风湿痛,头痛,牙痛,痛经,神经痛以及劳损、扭伤、鼻窦炎等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用于各种剧烈咳嗽,尤其是非炎性干咳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和咳嗽症状。
木香槟榔丸
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