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 长期精神病呆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长期精神病性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疾患有关。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信息处理异常,进而引起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改变。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可以改善脑内神经递质平衡,缓解相关症状。
2.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存在持续的不信任感,容易将他人善意解读为恶意,因此表现出过度警惕和猜疑的行为模式。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日常生活。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挑战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提高社交技能和自我意识。
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为情绪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当处于抑郁状态时,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这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所致。锂盐是常用的治疗心境稳定剂,可调节神经递质浓度,减轻抑郁症状。
4.抑郁症
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失调以及环境应激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导致大脑神经传递物质不平衡,影响情绪调控中枢的功能。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一类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来发挥作用。
5.焦虑症
焦虑症涉及多种生物学和心理学机制,包括大脑中的杏仁核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以及皮层下边缘系统的活动增强。这些变化会导致个体对威胁性刺激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可用于急性期快速控制焦虑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评估,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考虑进行MRI成像、脑电图检查和血液生化分析,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疾病。

2024-01-22 08:56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楚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长期精神病呆,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西药对心、肝、脑、肾功能有损害。需要定期查验其肝、肾功能,对服用时间过久药量过大的患者会导致大脑萎缩,有必要作CT检查一下大脑。在西药控制下的患者多数处在抑郁状态,其反应迟钝、言语迟缓、木僵、呆滞、发胖、心率不齐、嗜睡、内分泌失调等,患者不能正常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等。西医将该症称之为世界难题.精神分裂症中医称之为癫证和狂证,其治疗以开窍醒神、理气化郁、安神镇惊、清热化痰、抑制虚烦不眠等作用来对其异常症状的调治和修复,从而实现患者的痊愈,因为中医中药没有依赖性,之所以它是标本兼治,好了就可以马上停药,停药后不会再复发,这是中医中药的最大优点。

2014-09-09 15: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