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补充说明:中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a******W 2014-09-18 21: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耳廓假性囊肿可以使用中药、针灸、按摩、穿刺抽液、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1、中药
耳廓假性囊肿通常是由于挤压、挠抓等原因导致,会使耳廓软骨间出现局限性肿块,患者会出现耳廓发红、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穿山甲、桃仁、当归等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的效果。
2、针灸
针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囊肿的情况。
3、按摩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囊肿的吸收,从而缓解症状。
4、穿刺抽液
如果患者耳廓假性囊肿比较大,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穿刺抽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囊液抽出,从而缓解症状。
5、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耳廓假性囊肿比较小,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囊液的吸收,从而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耳廓清洁干燥,以免加重感染的情况。
2018-03-13 15:3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耳廓假性囊肿(习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是原因未明的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因其囊壁无上皮层,故称假性囊肿。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内无菌性浆液渗出,使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以致耳廓局限性隆起,常无明显病因,症状也不明显,有部分病例仅有局部灼热或耳胀以往多采用注射器将囊内积液抽净再冷冻局部,易复发。
2014-09-18 21:54
举报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内无菌性浆液渗出,使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以致耳廓局限性隆起,常无明显病因,症状也不明显,有部分病例仅有局部灼热或耳胀以往多采用注射器将囊内积液抽净再冷冻局部,易复发。目前使用射频治疗这种疾病,效果较理想。建议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14-09-18 21: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多发人群:成年人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复合维生素片
用于满足妇女怀孕时及产后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预防孕期由于缺铁和缺乏叶酸引起的贫血。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