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阴虚> 幼儿手心热怎么回

精选回答(2)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幼儿手心热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积食、发热、急性胃肠炎、肺炎等原因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幼儿穿的衣服过多或者是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体内产热增多,从而出现手心热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避免过热,也要避免剧烈运动。

2、积食

如果幼儿饮食不当,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引起积食,从而出现手心热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给幼儿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健脾胃颗粒、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发热

如果幼儿感染了细菌、病毒等,可能会引起发热,从而出现手心热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幼儿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拭幼儿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幼儿降温。

4、急性胃肠炎

如果幼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可能会出现手心热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幼儿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给幼儿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理肠道。

5、肺炎

如果幼儿身体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从而引起肺炎,出现手心热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幼儿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幼儿喝温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如果幼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3-31 13:33

举报

陈小东 主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妇科.儿科.育儿,皮肤科.疼痛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宝宝的这种情况按照中医来说可能是体内阴虚引起的手心发热,可以去医院找个专业的中医大夫看一看,开点儿滋阴清热的中药喝喝调理调理比较好。平时多注意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多喝点儿水,多吃点儿水果蔬菜为好

2018-10-15 18:38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佳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幼儿手心热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代谢异常或血液循环加快。由于不同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建议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吸收不足,骨骼发育异常,引起生长迟缓、骨骼畸形等问题。可通过日晒和补充维生素D制剂进行治疗,如口服维生素D滴剂。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从而影响组织供氧。这会导致手脚发热的症状出现。补铁是主要治疗方法,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引起代谢率增加,使体温调节中枢过度兴奋,进而导致手足发热的现象发生。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缓解症状。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下,植物神经受损,交感神经兴奋,此时会出现皮肤温度升高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病情,比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
此外,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以及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评估孩子是否缺锌或其他矿物质。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骨密度测定或甲状腺功能检测。

2023-12-23 21:11

举报

霍思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上述情况手心热考虑是食积或是阴虚内热引起可能,夜晚盗汗,考虑是体质虚,或是缺钙等,反复感冒是体质差,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差考虑有厌食情况。小儿上述情况有厌食情况,可能有消化不良,手心热,可以由食积内热,或是阴虚内热引起,还可能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还可以补钙。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体质虚,抵抗力差引起,可以服用中药汤剂连同容易出汗,厌食,手足心热一块调理,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要连续服用至少2个月,生病时停下来,好了以后继续服用,没有副作用,效果好。

2014-10-07 14: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内热 (内火,火热内生)

热中是中医病症名。指内热。《素问·脉要精微论》:“粗大者,阴不足阳有馀,为热中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牵牛子》﹝集解﹞引 李杲 曰:“况饮食失节,劳役所伤,是胃气不行,以火乘之,肠胃受火邪,名曰热中。”热中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