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婴儿溶血性黄疸怎么办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生儿溶血病常发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临床症状ABO溶血病多较轻,而RH溶血病多较重。
主要表现为:
1、黄疸 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贫血 轻者血红蛋白小于140g/L,重者可小于80g/L。
3、肝脾肿大 贫血严重者,肝脾恢复胎儿期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
4、核黄疸 指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组织黄染,并致脑组织,尤其是基底神经核、脑干受损,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即称为核黄疸。
治疗:目前,新生儿溶血病轻者可采用蓝光照射,在蓝光作用下,将有毒性的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一种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不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重者可进行换血,目的是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移除血清中特异性血型抗体、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不仅可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又可纠正贫血。
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关键在于早预防,如注射抗RH(D)球蛋白以中和进入母体的D抗原,使该孕妇不再产生抗体。

2014-10-08 18:07

举报

医生回答(1)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婴儿溶血性黄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婴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如果婴儿溶血性黄疸的情况比较轻微,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喝水、多排尿的方式,促进胆红素排出体外。

2、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婴儿溶血性黄疸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线的辐射能治疗婴儿黄疸。光照疗法可以使婴儿的体内胆红素发生转化,通过尿液、胆汁等排出,从而缓解黄疸的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婴儿溶血性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退黄的作用。

4、换血疗法

如果婴儿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通过换血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

5、手术治疗

如果婴儿的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胆道闭锁的情况,可以通过肝门肠吻合术、肝移植术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婴儿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添加辅食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14-10-08 18: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疸 (溶血性黄疸)

血疸又名血黄。血疸是因输血、某些药物、蛇毒、疟疾等引起溶血所致。以黄疸,面白,头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疸病类疾病。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溶血性黄疸。胎黄、蚕豆黄亦属血疸,但已另立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